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作为一个医生,什么时候最有成就感?有医生留言:手术后下班到家累瘫在沙发上,突然收到一条病友的微信:医生,谢谢你,手术很成功!顿时觉得如释重负,第二天又如同打了鸡血般地去上班。对医生来说,这种热爱生活的动力,不是职业光环,不是社会地位,而是病人的认同、理解和鼓励。
我院肛肠科就是由一群热爱职业、关爱病人的医生们组成的团队。8月19日,迎来了他们的节日——“医师节”,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最美“医”瞬吧~

一条特殊的感谢信息
40岁的葛先生(化名)半年前就感觉排便困难,出现经常性便血,起初以为是痔疮,没放在心上,也没去就医。7月初在广州出差途中,屁股突然疼痛难忍,睡觉趴着,椅子坐不住,更别提开会了,他连夜从广州直飞回宁波,第二天一大早赶到我院找邬院长治疗。

邬院长通过电子肛门镜检查发现,葛先生(化名)的肛周脓肿已属于深部脓肿,甚至有脓液向四周扩散的趋势,邬院长当天为他进行了手术。
住院期间,邬院长经常到病房了解康复情况,出于对他的信任,葛先生(化名)说起了儿子的包皮问题。孩子自己在网上查询了关于包皮手术的知识,但仍旧对手术有一定的恐惧。邬院长听完后说:“孩子的手术交给我吧,你放心!”
手术时 发现“癌症”
多年的肛肠科临床经验,让邬院长和他的团队在一次小小的手术中把患者体内的“隐形健康杀手”找出来了。今年6月,肛肠科医生一起为一名60多岁的老伯做痔疮手术,手术中,发现了一些不良组织,大家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临床经验表明这很可能是癌细胞,取样化验后结果证实,老伯患有临床上极为少见的“肛管腺癌”,一听是癌症老伯就吓坏了,医生们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并指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关键。

作为肛肠科专家,邬院长和他的团队一直强调手术首先要考虑患者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关闭功能,再解决患者的痛点,功能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的患者肛瘘位置很高,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甚至会出现肛门失禁,肛肠科专家们会提前跟患者沟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还有的患者因多次痔疮手术后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肛门狭窄”,导致排便困难,靠长期服用泻药排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我院专家们通过扩肛治疗、手术松解等治疗手段 ,解决了他们的痛苦。
整个肛肠科团队,始终把患者记挂在心间。有时候医生们下班后开车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到还有病人的术后情况未了解,又一脚油门赶回了医院巡房。“患者做完手术,没有疼痛感,排便正常了,能安心睡觉了,那我晚上也能睡一个好觉了。”邬院长说。
患者送来了三面锦旗
7月初,我院中医科林森龙医生门诊来了一位35岁的年轻小伙—小许(化名),他患胃病多年,最近又出现腹痛难忍。林森龙医生通过诊断发现小许(化名)患了直肠炎,给他配了几副中药进行调理。
期间,小许(化名)又提到自己和痔疮“斗智斗勇”很多年了,最近半年,症状越发严重,每次排便比行刑还痛苦,好几次肛门血流不止……看了多家医院,都未彻底治愈。
林医生将他带到肛肠科主诊医生张盼良的门诊,通过电子肛门镜检查后发现,小许(化名)是肛裂内痔,同时伴有肛乳头瘤肥大,竟然有5厘米长蒂,肛周见散在红色粟粒丘疹,皮肤潮红,流液,边界弥漫。在检查过程中,小许(化名)在屏幕上非常直观地看到了自己的病灶部位成像,也吓了一跳。
张医生为他安排了当天的手术,“许多病人在其它医院看痔疮,始终选择保守治疗,痔疮手术的部位在肛门,一般刀口内部,72小时水肿疼痛达最高峰,这是患者的痛苦来源,但是我院的微创手术,术后出血少,患者疼痛轻、痛苦小”。张医生说。
手术后,小许(化名)表示几乎没感觉到疼。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很快痊愈,比预期的时间缩短了很多。出院后,小许(化名)送来了三面锦旗。“太感谢鄞州肛肠医院肛肠科和中医科的医生及护士同志,我的病好得这么快,离不开你们的精心治疗和细心的护理。”寥寥几句,字字真情。
“我不是万能的,但治病我一定竭尽所能”。严肃、认真是医生常有的口气,只言片语的交流,感受的却是爱和温暖。鄞州肛肠医院始终坚持视病犹亲,患者第一,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健康服务和温馨舒适的就医体验,我们的医生团队以己之术,满怀仁心,用行动去感动病人,祝同仁们节日快乐,不忘初心